首页

北斗一号、二号、三号为什么说是系统的发展阶段?

来源:网络整理   2019-07-24 15:31:37

1994年,中国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遵循“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思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具体发展步骤如下:

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1994—2003),又称北斗一号,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1994年立项,2000年相继发射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发射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一步增强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性能。北斗一号系统采用“双星定位”体制。由3颗同步卫星组成空间段;由一个地面主控站和若干标校站组成控制段;由众多用户设备组成用户段。其定位原理是以2颗卫星的已知位置为球心,以测定的卫星到用户设备的距离为半径,形成两个球面,则用户设备必然在球面相交的圆弧上;再由电子高程地图提供一个以地心为圆心,以地心到用户设备为半径的球面;求解圆弧与球面的交点即可获得用户的位置。上述的距离测量和位置计算由地面主控站与用户设备通过应答方式完成,完成定位的同时,既能报告位置,也能进行通信。

第二步,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04—2012),又称北斗二号,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构成一个具有连续实时无源三维定位测速能力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向我国及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无线电导航卫星服务。2007年发射第一颗卫星,2012年底完成5颗GEO卫星、5颗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MEO(中轨)卫星的组网服务。

第三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3—2020),又称北斗三号,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预计2020年将形成具有35颗卫星的全球星座,向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