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来源:学习时报   2021-02-28 23:18:17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既是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发展需求的历史,也是抵御和抗争各种灾害以延续生存的过程。当今世界,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已成为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为此,准确把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强化灾前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避灾本领,积极推进基层自然灾害防御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将自然灾害的破坏损失降至最低,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健全风险排查体系,精准掌握灾害隐患底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以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契机,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应对管辖区域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进行详尽调查,观察其环境动态变化特征,评估承灾对象抗灾能力,客观把握自然灾害防范水平。
  一是加强对自然灾害精确认识。梳理历史记载的自然灾害资料,收集每次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水平、破坏程度、应对过程、影响范围等信息,把握本地区原生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生成条件、规模类型、危害程度等,挖掘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点,辨识自然灾害危险源,划分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区域。同时,建立自然灾害大数据平台,对历史灾害数据与现实监测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深度挖掘与关联分析,精准掌控自然灾害发展态势。
  二是加强对孕灾环境动态分析。立足管辖区域具有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生态等特性,建立区域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分析系统,及时掌握气象水文、地质构造、森林植被等各类灾害致灾信息及河网水系、山脉土壤、交通建筑等孕灾信息动态变化。
  三是加强对承灾体客观把握。根据灾害设防标准对辖区内承灾体进行摸底调查,获取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致灾阈值信息,掌握承灾体脆弱性、易损性。有鉴于此,还要构建承灾体多维度实时评价模型,对承灾体暴露度、韧性等数据实时获取、跟踪评估,为有效降低承灾体灾害风险提供客观依据。
  健全多灾种防御体系,有效阻断灾害传导链条。建立健全多灾种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就是要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对多灾种进行动态监测,提升多灾种预警预报协同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一是建立嗅觉灵敏的多灾种实时监测系统。运用无人机遥感、北斗卫星导航、5G通信、物联网传感等新技术手段构建实时立体空间监测网络,对灾害链安全隐患点开展“天-空-地-地下”一体化协同动态监测。同时,建立全触点隐患信息报送渠道,第一时间将群测群防、实地调研、现场巡检等各种途径发现的灾害隐患信息报送至应急部门。基于上述情况仍要建立智慧化的监测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智能人机交互方式对各种渠道获取的隐患数据进行验证、比较、关联,提高多灾种隐患监测的精准度。二是建立精细化的多灾种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多灾种预警预报云平台,加强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和相互通报,方便各地各部门、专家、现场排查人员等线上实时研判多灾种风险隐患,实现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无缝隙”。还要建立灾害链动态模拟系统,通过模拟仿真灾害链动力演进过程,深层次挖掘灾害链传导机理。同时,建立针对性强的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弹窗、预警广播、手机APP、电话直拨等手段及时将差异化灾害预警信息分别推送给遭受不同灾害风险的群众。三是建立多灾种跨区域联合保障平台。建立1+N多灾种防御物资供应链,“1”为高端防御装备集配中心,确保高端设备最大限度实现跨区域辐射,“N”为多灾种防御物资储备库,确保应对灾害链的紧急物资种类齐全、时时充足,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应急物资智能调配平台,动态调配管理防御物资,实现多灾种防御物资调配零误差。根据灾害链孕育、发生、演变的作用机理和致灾特征,制定多灾种应急预案,通过加强多灾种防御演练,不断完善多灾种、跨区域、分阶段防御方案。同时,打造由“跨区域指挥部+多灾种专业救援力量+物资保障分队”组成的应急救援方阵,建立“联勤联训”演练机制和“联调联动”响应机制,提高应急救援人员协同作战能力。
  健全灾害宣教体系,持续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也就是说,要建立全民化、多层次、渗透式的自然灾害宣教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灾害应急能力。一是加强基层宣传力度。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校师生、乡村农户、城市居民等不同群体自然灾害防御特性,定期举办“因材施教”式灾害防御宣传活动,做到灾害防御宣传教育“送教上门”,提高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基层单位灾害防御能力。同时,把自然灾害防御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然灾害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与此同时,仍须打造自然灾害防御科普教育平台,建立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教育体验馆、科技馆、科普馆等可移动体验式场所。二是夯实全媒体宣传阵地。积极融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媒体形态,构建全媒体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新格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VR/AR等新兴技术手段,制作微动漫、短视频、动新闻等微传播、轻量化自然灾害防御宣传产品,推送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符合人民群众口味的自然灾害防御信息。三是营造防灾舆论氛围。畅通自然灾害防御信息发布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自然灾害发展变化情况、应对处置工作进展等真实信息,主动解答回应人民群众的疑虑质疑,防止舆情“次生”灾害发生。建构自然灾害舆情收集网络体系,获取全网舆情热点与民生动向,准确把握自然灾害舆情走向和影响,及时应对、精准引导,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同时,加强自然灾害谣言治理,在权威媒体上建立方便快捷的自然灾害辟谣查询查证平台,让事实真相“跑赢”谣言传播速度,消除人民群众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