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南昌召开

来源:数字通信世界   2021-05-31 17:12:44
  5月26日上午,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5月26日上午,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地、革命英雄城市江西南昌召开,这也是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后举办的首届年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何玉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江西省省委书记刘奇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副总经理谢尔盖·萨维利耶夫作书面致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主持了开幕式。本届年会以“时空数据,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契合当代科技革命发展潮流,勾勒未来社会应用北斗的愿景期盼,全面展示卫星导航时空服务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北斗系统与各领域深入融合,携手各方共绘北斗系统的美好未来。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何玉彬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工程全线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北斗系统运行管理体系,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我们大力推动交通、电力、石化等行业以及福建、山东等区域示范项目落地,拓展分米级、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和短报文通信特色服务大众化应用;深化北斗与新技术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北斗+”、“+北斗”产业新模式新业态。2020年国内总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海外应用加速落地,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迎来创新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始终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继续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持续推动北斗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创新超越的意识。创新是北斗最重要的基因,也必须依靠创新走向一流、赢得未来。我们要着眼一流目标,破除传统的惰性思维,强化创新的战略自觉,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不断求真、求实,打造更优更强的下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是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历史表明,自我封闭的路越走越窄,开放才有朋友圈,开放才能共赢。我们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更灵活的机制,创造融合聚力、优势互补的新模式新生态,推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繁荣并共存、竞相发展。三是强化窗口机遇意识。发展要与时代同步,与时间赛跑。“十四五”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跨越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我们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以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创造产业发展新需求新动能,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打造更加响亮过硬的中国品牌。
  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北斗系统进入全球服务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我们把脉大势、承前启后,既要坚持发展北斗,也要管好用好北斗。我们要主动探索定位导航授时手段建设发展的新理念,用智能理念去构筑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图像,开拓综合应用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服务的发展新格局;要深入北斗系统智能运维理论,把握智能化运行服务的特点规律,在实践中运用提升智能运维的新方法、新技术,挖掘各类时空数据的价值,持续强化系统运行管理,为北斗系统的一流服务提供坚强的保障。卫星导航是现代时空信息服务的核心和基础,北斗系统作为功能强大、性能先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造福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时空数据资源底座筑牢,更要让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时空普惠能力酣畅地释放。第十二届年会的主题是“时空数据,赋能未来”,旨在契合当代科技革命发展潮流,勾勒未来社会应用北斗的愿景和期盼。北斗建设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北斗应用领域的边界会不断突破,北斗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会矢志不移,需要我们以更深的思考去谋划发展,以更大的激情去奋进开拓,以更多的创新去迎接未来。
  江西省省委书记刘奇出席在开幕致辞中说,江西是人民军队的摇篮,国防工业的发源地,发展北斗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战略机遇,强化创新引领,加快示范应用,提升产业能级,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北斗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一要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以完善产业链条为重点,聚焦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省部、省企和国际合作,实施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工程,构建一体化北斗产业链。二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持以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抢占北斗产业发展制高点。三要着力丰富应用示范场景。坚持以国家(江西)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为引领,开展全链条智慧化设计、标准化示范,深化在交通运输、抢险救灾、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智慧、更加美好。四要着力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千方百计引进、培养一批掌握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平台、创造更大舞台。
  开幕式上举行了北斗奖、应用推进贡献奖、年会最佳论文奖和青年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颁奖仪式,以及江西省北斗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同期举办。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一同巡馆,并出席北斗模型捐赠和北斗民用项目群启动仪式等活动。
  本届年会设置高峰论坛、学术交流、高端论坛、成就博览、科学普及等五大版块活动,共吸引3000余位代表参会。来自卫星导航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优秀人才,聚焦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动态及趋势进行充分探讨与交流,洞察应用产业发展未来,共商卫星导航发展大计,推动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在本届年会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各国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和联合国外空司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卫星导航系统最新进展和联合国在卫星导航领域所开展的工作情况。来自卫星导航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科学与技术”和“应用与产业化”两大方向,全面探讨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及未来发展,充分挖掘信息化时代时空数据的巨大潜能。
  2021年,是北斗系统站在国家发展新起点、新征程上,意义非凡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历经27年建设发展的北斗系统已步入世界一流行列,系统功能强大、性能先进,各类特色服务加速推广应用。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通信、金融、电力、水利等国家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进入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走向大众应用,服务百姓生活。“融平台、融数据、融技术、融终端”成为北斗与其他新技术手段结合应用的新模式,新的应用样式和形态层出不穷,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赋能各行各业提质升级。
  立足年会主题,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建党一百周年时代背景,围绕当前卫星导航事业发展重点,本届年会精心策划和举办了“赓续奋斗 赋能未来”综合展、北斗法治论坛、北斗宣传推广论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赓续奋斗 赋能未来”特色综合展全面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北斗系统的不凡发展历程和一流服务能力,以及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时空基石作用。综合展中首次大量展出北斗系统融合应用成果,呈现北斗系统与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展示催生形成的应用新业态和新产业。
  北斗法治论坛,围绕加强北斗法治建设,邀请了相关部门代表和行业专家,开展北斗相关法治问题研讨交流,共商短报文服务、高精度位置服务等管理问题法治解决方案。北斗宣传推广论坛,围绕建构北斗品牌,邀请了国家宣传主管部门和有关媒体、院校,共同探讨如何服务北斗阔步走向全球化和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助推北斗应用推广,强化北斗影响力。
  年会期间还将举行北斗应用产业化论坛、北斗产业园发展论坛、北斗+教育论坛、中央企业北斗应用发展论坛、导航通信遥感融合发展论坛、北斗+智能生态论坛、北斗+载人航天论坛、北斗与新基建论坛、北斗航空应用论坛、江西省北斗应用产业论坛等多个高端论坛,围绕卫星导航行业应用、卫星导航大众应用、卫星导航系统与增强、卫星轨道与精密定位、时间频率与精密授时、自主导航与智能运行、卫星导航信号处理、卫星导航用户终端、PNT体系与PNT新技术等专业议题进行学术交流。
  为发挥年会的学术评价作用,鼓励国内外导航领域学者积极投身导航事业,服务北斗系统全球化应用推广,年会期间将颁发由年会科学委员会特别设立的“北斗奖”,以及学术类、应用类、科普类等多项奖励。年会同期举行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通过企业互动、学术互动、人才互动、群众互动,全面展示北斗系统建设成就和应用产业发展成果。
  北斗建设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北斗应用领域的边界还会不断突破,北斗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会矢志不移,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我国2035年前还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安全、高智能、高弹性、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时空令人遐想、未来更加可期。
  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财政部国防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国资委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科研生产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20家单位共同支持,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主办,江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和南昌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